梅山有个“武术村”,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。
特别是喜欢武术的朋友们。
梅山武功不论是徒手套路还是器械套路,均讲究“神、气、意”三者有机结合,要求“气流丹田,心与意合,意与心合,气与力合”。“桩固势稳,出手泼辣,发劲凶狠,吐气抑声”。新中国成立时期,梅山拳术被做为“增强人民体质”的传统体育项目而得到发展。1984年,该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武术之乡”的称号,1983年2月,在县体育馆成立了武术协会、武术馆,全县各区镇均成立了武协分会,有50个乡镇成立了武术辅导站,大大普及了群众武术,全县城乡的大多数男女老少,都会三招两式。
我们平时都听说过武术之乡,在梅山,才是真正正宗的武术之乡。
人人都会一些武术,甚至还有不少民间高手。
梅山先民在漫长的狩猎与对抗外族人入侵的岁月中,逐渐形成了格杀型、实战性强的武术流派——梅山武术。至清代、民国,梅山武术拳师众多,涌现了一批以伍家禄、伍再先、杨三桓、刘楚保、刘春山、游世命、刘绍贤、杨交羽、廖满山为代表的著名武术师。长城内外,大江南北,均有新化武术师或担任保镖,或开馆授徒。1949年后,梅山武术由格杀型转为娱乐性的表演与竞技项目。
本视频不是教给大家具体的武术,而是介绍梅山的武术文化。
如果人人都崇尚武术,全民的身体素质肯定会很高。
- Copyright (c) M.51xue8.com 版权所有
- 豫ICP备12005873号-1
- 51学吧,免费学习平台,活到老学到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