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弟子规?估计现在知道的人少了,读过的人更少了。
在古代,这是孩子们启蒙教育必须学的知识。
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。以《论语》“学而篇”第六条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的文义以三字一句,两句一韵编纂而成。分为五个部分,具体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
里面的内容,学习一下,非常有好处。
学《弟子规》,一般的人听到“弟子”,他会有错误的认知,觉得是谁学的?小孩学的。其实这个“弟子”不是指小孩,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。“规”也是会意字,左边一个“夫”,右边一个“见”,叫大丈夫的见解。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,也就是人生的真理,来做事、来处事待人。《弟子规》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,“教儿教女先教己”,要把儿女教好,首先要提升自己,自己先学好,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。
由于弟子规的内容都是文言文,所以学习起来,有一些苦涩。
为些直接给大家整理了蔡礼旭讲解的教程。这样大家接受起来明显要快一些。
- Copyright (c) M.51xue8.com 版权所有
- 豫ICP备12005873号-1
- 51学吧,免费学习平台,活到老学到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