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提倡上课前要预习,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,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。
事实上还有一种预习方法,那就是学期预习,也就是在假期中,对下个学期要学习的新知识提前进行预习,这是学霸们最常用的预习方法。
需要注意的有下面几点:
1、不必科科都预习。
暑假毕竟时间有限,所有科目都预习,估计时间不允许,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,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,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作为“试点”,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后,再逐渐增加学科,直到全面展开。
2、要防止过细、过粗两种倾向。
预习没有必要过细,因为这样太浪费时间,同时如果都全会了,会出现听课的时候没意思,降低听课的积极性。
当然,预习也不能过粗,简单看一次完事,那效果也很小。
建议是:预习的目的不在于精确地掌握细节知识,而在于培养从整体上驾驭教材的能力。
预习能达到下面三点就足够了:
第一,重温有关的旧知识,扫清听课障碍;第二,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;第三,提出不明白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。